作者:宋妍婧(天津美术学院,天津 300141)
摘 要:褚遂良是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他是欧阳询、虞世南的晚辈,并与之齐名。 刘熙载《书概》中把褚遂良称为“唐
之广大教化主”。他继承隋代书法的最高成就,开启了楷书发展的新风尚,与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他独具特色的书法风格及突出的书法成就对中国书法艺术影响极大。本文总结了褚遂良的生平事迹、楷书艺术风格、成就及其
对后世的影响等,为往后褚遂良的楷书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褚遂良;楷书;风格;成就;研究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褚遂 良的楷书作为经典唐楷的重要代表之一,历经千年的书法发 展,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持久的生命力、感染力。如同古 典音乐蕴含一种超凡入圣的生命体验,给予书写者一种高境 界的升华。褚遂良的独特艺术成就,与其一生不平凡的经历 息息相关,最后绝唱《雁塔圣教序》更是其对生命的感悟与 总结。 褚遂良,字登善,是唐代著名大臣褚亮的儿子。太宗即 位后,设置弘文馆,褚亮任文学馆学士。褚亮进入亲王府文 学馆后便结识了像欧阳询、虞世南、姚思廉等当时书法、文 学上的精英人物。这对褚遂良之后进入到弘文馆任职、学习 都影响极大,在这样的环境中,褚遂良的学识与日俱进。在 欧阳询与虞世南的指导下,褚遂良的书法艺术更加出类拔萃, 尽管他的年龄比他们小一辈,可是他在初唐的书法名气不仅 不比他们差,而且还具备了欧、虞二人所不具备的政治地位 与社会名望,这更使他的书法艺术犹如猛虎添翼。褚遂良在 31 岁唐高祖武德九年时,被秦王任命为弘文馆馆主,一时间 馆内群贤毕至,欧阳询与虞世南入弘文馆教示楷法,褚亮又 常与李百药、虞世南、魏征等人共事,如改制《秦王破阵》 歌辞、编撰《群书治要》等,在此期间欧阳询又为李百药书《化 度寺帖》,为魏征书《醴泉铭》。
这种种说明作为馆主的褚 遂良也长期与欧阳询、虞世南、魏征、李百药等父友相交甚 密。他们以长辈之情关怀后生,直接或间接地指导褚遂良的 书艺及学养,对褚遂良书风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快速地促 进了褚遂良书法艺术的成熟。褚遂良在弘文馆期间整理御府 所藏古今工书钟、王等人真迹凡一千五百卷,此次浩大的整 理对褚遂良书法影响也是巨大的。褚遂良有着以鉴赏见长的 褚父为其出谋划策,更有以王书为宗法的虞世南为其指点。 加上褚遂良长期浸淫于王羲之的书法,书艺愈加精进。虞世 南去世后, 褚遂良被太宗授召令侍书官职,这是其接近权力 中心的开始,褚遂良代替虞世南成为鉴别二王书的新领军人 物,褚遂良作为王羲之书法鉴别专家,去伪存真,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对其后期形成成熟的褚风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此 任职期间是,两位恩师相继过世,更为加速了褚遂良的成长。 从他书《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两碑,努力融合欧、虞 两家以及北碑隋碑风格中就可以看出其在探求成长的过程。 太宗贞观十七年二月,阎立本画武德功臣 24 人像与凌 烟阁,褚遂良题字。
这不仅说明褚遂良有看过阎立本笔法圆 劲、气韵生动的风貌,还说明褚遂良书艺已富盛名。随后一 年褚遂良开始真正参与朝政,被派往各地巡查工作,黜陟官 吏。褚遂良在各地走访工作的同时,也广泛吸收了各地不同 书法风格面貌,为其熔铸百家、开唐一派,提供了可能。太 宗病逝后,褚遂良把满腔情感,都融进了书法里,用《房玄 龄碑》里精湛成熟的褚风去追忆祭奠这位亦师亦友的长辈。 翌年,褚遂良正书《圣教序并记》迎来了书法艺术事业上的 最高峰,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开唐一派。 褚遂良的楷书明显分为前期与后期,前期主要是对前人 的承袭和自己学书变革的探索期,后期是变革创新后的成熟期。
褚遂良前期的楷书代表作品主要有《伊阙佛龛碑》和《孟 法师碑》,而《伊阙佛龛碑》是褚最早的楷书作品。唐代初 期的楷书尚处在楷书发展的融合时期,褚遂良随父入唐是 23 岁,也就是说 23 岁之前他生活在隋代,在隋代生活的期间接 触的楷书风格是南北融合的书风。《旧唐书》中曾记载,褚 遂良擅长隶书,《伊阙佛龛碑》结体宽结,多参隶法,大概 和他早年擅长隶书分不开,同时处在南北书风的融合期,也 受到北碑的影响,由此形成《伊阙佛龛碑》这样的楷书风格。 一年后的《孟法师碑》与《伊阙佛龛碑》类同,苏轼在 《东坡集》中说 :“褚河南书《孟法师碑》清远萧散,微杂 隶体……”,此碑中笔画仍然以平直为主,但是整体风格不 统一,有些字有明显的隶意,有些字紧结,神态较《伊阙佛 龛碑》活泼了许多,明显地看出,他在有意识地融汇各家之长, 通过探索用笔和笔画的变化来寻求自己的风格,《伊阙佛龛 碑》也是唐楷走向成熟阶段,探索期的过渡作品。 褚遂良后期的楷书代表性作品有《房玄龄碑》和《雁塔 圣教序》。《房玄龄碑》是褚遂良第一次被贬召回后同年的 作品,此时的他不仅经历了仕途上的起起落落,太宗的离去 加上曾经一起在太宗朝共事的大臣也相继去世,令他悲痛的 心情更是百感交集,此时的褚遂良对生命和世态都有了新的 认识和理解,这种人生的超越,必然会带动他书法上的变化, 这种对生命认识的成熟,也让他的书法走向成熟。他后期的 作品呈现出与前期的大不同,出现如“美女禅娟,不胜罗伊” 的姿态。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房玄龄碑》既和前面欧、虞的不同,也和他前期楷书的风貌不同。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哪 些方面?首先在用笔上,开始加入行书用笔,竖划开始出现 往外撑开的感觉。《房玄龄碑》中“高”的短竖,横画左低 右高明显,如“老”字,笔画的弹性更大,与前期平直为主 相较,整个字显得更加灵动,起笔方圆结合。。。